中物院2014年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简章当前位置:首页 > 人力资源

中物院2014年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简章

文章来源:人教部   时间:2014-02-25 访问数:

 共1页  1 


  

  核科学与技术流动站(核技术及应用、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流体物理研究所

  一、流动站概括

  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依托于加速器物理及应用研究室和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研究室。

  加速器物理及应用研究室成立于1983年。近三十年来,先后成功研制了12MeV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和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其中,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当今世界先进水平。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软硬件测试设备,现有研究员8人,博导3人。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强流带电粒子束物理及技术和加速器物理及设计技术。目前,流动站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建设,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数十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0余篇。

  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研究室成立于1990年。是专门从事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专业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有:Z箍缩技术、固体套筒内爆技术、电磁加载技术、爆炸磁压缩技术、断路开关技术、紧凑脉冲功率源技术、高功率微波技术、电磁发射技术、DPF技术、固态脉冲功率源技术、脉冲功率基础技术以及脉冲功率应用技术等,拥有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实验平台,承担了国家专项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中物院行业预研、中物院预研重大项目、跨行业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物院基金、技术服务等多种渠道的任务。现有研究员7人,博导3人。近年来,获得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脉冲功率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我国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专家

  1. 核技术及应用

  1)强流带电粒子束物理及技术

  研究方向:探索研究强流带电粒子束传输和聚焦技术、诊断技术和束靶相互作用,开展强流电子束物理数值模拟计算及实验研究工作。

  主要专家:邓建军 石金水(研究员)

  2)加速器物理及设计技术

  研究方向:探索研究新型强流电子束产生和加速技术,开展强流电子束二极管物理,新型强流束加速腔设计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

  主要专家:邓建军 章林文(研究员)

  2. 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

  1)高功率脉冲物理及工程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超高功率脉冲产生、传输与汇聚的物理及工程技术问题;快脉冲直线变压器(LTD)技术;全固态脉冲功率技术;重频脉冲功率技术;高功率脉冲开关技术;脉冲条件下高压绝缘技术。

  主要专家:邓建军,章林文,李洪涛(研究员)

  2)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及实验技术

  研究方向:Z箍缩物理和诊断技术;磁场加载准等熵压缩技术;磁加载在物态方程中的应用。

  主要专家:邓建军 谢卫平 李洪涛(研究员)

  三、申请博士后的联系方式

  有意申请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的人员将申请材料(包括:博士后申请表、个人简历、研究领域及成果简介、发表论文的目录、主要论文复印件、两位本领域专家的推荐信等)于每年11月底前寄给:

  联系人:黄崇江

  地址: 四川绵阳919信箱150分箱                     邮编:621900

  电话:0816-2484132

  传真:0816-2485139

 

  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流动站概况

  “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于1995年,下设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四个二级学科授权点。

  流动站内师资力量雄厚,有两院院士3人,研究员62人,博导19人。流动站内拥有热中子反应堆、快中子脉冲堆、加速器、钴源等大型先进科研平台,有中子散射、中子照相、二次离子质谱、透射电镜、能谱、色谱、光谱等一流分析仪器设备。是科技部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子物理学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承担了核测试与诊断、氚化学与工艺研究、中子物理学实验与研究、电磁内爆模拟与聚变能源技术研究、核技术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核设施退役和环境监测等科研任务。在国防科技预研、核技术应用、高技术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9项,国家发明奖1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3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567项,并获得多项邓稼先科技奖于敏数理奖等奖项。

  二、研究方向及专家

  1.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1)研究方向:氢同位素化学与工艺学、核辐射环境下材料的相容性

  专家:彭述明(研究员)龙兴贵(研究员)

  2)研究方向:核辐射环境下材料的相容性、放射分析与分离化学

  专家:汪小琳(研究员)

  3)研究方向:氢同位素化学与工艺学、核辐射环境下材料的相容性、放射性核素与物质相互作用

  专家:罗顺忠(研究员)

  2.核技术及应用

  1)研究方向:核辐射测试技术

  专家:张传飞(研究员)李正宏(研究员)彭太平(研究员)

  2)研究方向:核技术在军控核查中的应用、中子散射与照相技术及应用

  专家:田东风(研究员)龚建(研究员)郝樊华(研究员)

  3)研究方向:中子散射与照相技术及应用

  专家:陈波(研究员)

  4)研究方向:放化分离与同位素技术及应用、材料辐射改性及应用

  专家:彭述明(研究员)汪小琳(研究员)罗顺忠(研究员)

  3.核能科学与工程

  1)研究方向:Z-Pinch等离子体物理及诊断技术

  专家:李正宏(研究员)彭太平(研究员)

  2)研究方向:中子积分学

  专家:刘荣(研究员)

  三、申请博士后的联系方式

  有意申请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的人员将申请材料(包括:博士后申请表、个人简历、研究领域及成果简介、发表论文的目录、主要论文复印件、两位本领域专家的推荐信等)于每年11月底前寄给:

  联系人:闫红梅

  地址: 四川绵阳919信箱203分箱                     邮编:621900

  电话:0816-2494702

  传真:0816-2495280

  

   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研究所

  一、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点概况

  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于1995年,下设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三个二级学科授权点。

  主要在氢同位素、锕系金属等学科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工程研究。

  该流动站拥有国内一流的材料研究能力和先进技术装备。多年来,不仅承担完成了大量国防科研任务,还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973、核能开发,核设施退役技术等相关领域国际国内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为国家安全和材料研究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6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70余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省部级中青年专家7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具有“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核技术应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7名。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专家

  1.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方向(1)氚化学与氚工艺:

   研究氚(氦)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氘、氚燃料循环的工程技术;氢同位素分离分析技术;氚的贮存、监控、分析和含氚废物的处置;氢能利用的科学技术等研究。

  方向(2) 核材料性能和相容性研究:

   研究金属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状态方程、老化特性及相关测试技术;特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表面物理、表面化学;材料表面改性及优化等研究。

  方向(3)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准晶、非晶等亚稳材料的设计理论与合成;抗离子、中子辐照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型薄膜材料与器件;材料相图计算与相变基础;新型能源材料。

  方向(4)锕系、镧系重费米体系研究

  重费米体系材料结构设计、制备与表征;重费米体系电子特性与异常性能;锕系材料超导量子效应。

  主要专家:赖新春 蒙大桥 汪小琳 武胜 罗德礼 张鹏程  罗超  帅茂兵  桑革

  2.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方向(1核素的环境化学行为及分析技术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介质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和模拟技术,核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复杂样品制备技术和仪器设备,放射性气体介质的监测技术和设备等。

  方向(2放射性废物治理技术

  放射性废液(气)的先进处理技术;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核设施退役去污及废物整备技术;环境修复技术;核素迁移与评价等。

  方向(3辐射监测与防护技术

  剂量监测与评价,辐射监测与屏蔽技术,辐射损伤的生物效应研究;放射性污染监测、评价与辐射照射控制技术,放射性流出物在线监测及控制技术;无损监测技术,射线成像技术,军控核查技术等。

   主要专家:赖新春 蒙大桥 汪小琳 罗德礼  韦孟伏

  三、 申请博士后的联系方式

  有意申请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的人员应将申请材料(包括:博士后申请表、个人简历、研究成果简介、博士论文摘要等有关材料)寄给:

  联系人:马晓青

  地址:  四川省江油市华丰新村9-25分箱         邮编:621700

  电话:0816-3620234

  传真:0816-3360377

  E-mailmaxiaoqing@ caep.ac.cn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