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页 1
【背景介绍】中国首次原子弹试验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试验在铁塔上进行,铁塔为无缝钢管结构、正方形断面的自立式塔架,塔高102米。
1960年初,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正式开始研制原子弹,取1959年6月20日苏联前领导人N.S赫鲁晓夫拒绝按两国政府协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年月——“596”为原子弹的代号。第一颗试验用的原子弹是按内爆原理设计的,核装料为高铀235,核爆炸装置重1550千克。试验的整个准备工作是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张爱萍任现场总指挥。参加试验的军内外单位共26个,技术和保障人员50O0余人。
这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鉴定原子弹核装置理论设计的正确性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各系统动作的可靠性;测定核爆炸总威力和核装料的利用率;观测核爆炸现象。为了取得足够的测量数据,按力学、光学、核物理化学3大类安排了38个测量项目、992个测量点,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控制设备1000余台(套),绝大多数测量点布置在距爆心8000米范围内。还安排了从核爆炸烟云获取放射性微粒样品的项目。为了积累核爆炸对人员和物体造成的杀伤破坏的原始数椐,研究核防护措施,军队系统的9个单位安排了21个效应试验项目。主要试验物有飞机、坦克、自行火炮、牵引火炮、舰艇上层结构、通信设备、工事、地雷、动物、油料、医药、食品等,分别被布放在距爆心200--3000米的范围内。
在经过周密计划,充分准备和组织预演后,1964年10月16日15时(北京时间)原子弹装置按时爆炸,爆炸后取得了火球、烟云的景象记录,测到了裂变反应动力学常数及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等杀伤破坏效应以及对核爆炸烟云样品放射化学分析等方面的完整数据。根据对上述多种测量数据的综合分析,这次爆炸威力为2.2万吨梯恩梯当量,与理论设计值基本一致,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结果证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制造和装配工艺以及各种测试方法,测量仪器和自动控制设备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中国首次原子弹试验的圆满成功,是中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进一步发展核武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自行研制原子弹并实施核试验的国家。
(材料取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书法内容】
①张爱萍同志词清平乐
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风起舞,
壮志千军鼓。
苦斗百年今复主,
矢志英雄伏虎。
霞光喷射云空,
腾起万丈长龙。
春雷震惊寰宇,
人间天上欢隆。
②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公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时称,这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
【作者】
姜悦楷,中物院原党委书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0年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绵山路64号 邮编:621900 [蜀ICP备11018116号-1]
注意:严禁在本互联网非密平台处理、传输国家秘密。
下载flash播放软件